ISSUE 382
蘭嶼,緣起——從自然海洋,溯源島嶼的歷史文化

追尋海洋島嶼的前世記憶

迭經火山的成形,季節天候的來回校對

 

蘭嶼,緣起——

Dear b&b 邀集同樣好奇的妳,翻開大地自然之頁

淺探歷史傳說與達悟文化的美麗

起自海底火山湧升,天地海洋是神靈形塑之手,造就了這座獨特的小島,最最遙遠的開端,也許是岩石迸生兩位神祇膝蓋所生的男女,也許是南洋島嶼的人們划船登陸,他們口中的 Pongso no Tao,現今人們熟知的蘭嶼,傳承數百年至千年的悠久文化——這次,Dear b&b 邀妳一同溯源蘭嶼的內在及過去,認識今日美麗的自然與人文風景。

 
 

翻開自然地理,蘊藏美麗生態的蘭嶼

瑰麗海洋簇擁的「蘭嶼」,座落於台灣東南方的太平洋中,不同台灣位於歐亞板塊的地震帶上,蘭嶼和東南方的「小蘭嶼」,同樣屬於菲律賓海板塊、呂宋火山海脊上的海底火山島,地震相對少見;夏季常見來自太平洋的颱風,冬季總有強勁高達12級的東北季風,除了防颱防風的傳統地下屋,因冬季海浪劇烈鑿開的海蝕洞,比如知名的情人洞、五孔洞,沿海隨處可見、各有傳說的奇岩巨石,更顯出令人敬畏的自然力量。

 

不只太平洋本身,來自赤道的溫暖洋流「黑潮」流經,不僅每年二月帶來躍海而出的飛魚群,也為周邊海洋帶走雜質、其清澈的能見度多達30、40米,海面下孕育了如花園繽紛多彩、如同大片森林的珊瑚,多處珊瑚礁形成的裙礁,也常見鮮豔斑斕的熱帶魚、個性溫和的海蛇,或是蝦蟹貝類在潮間帶現蹤,既是達悟族天然的冰箱,更有世界級潛水的驚艷海底風景。

 

在這座火山地質的島嶼,在熱帶季風氣候高溫、多雨、潮濕又有強風吹拂的環境,大量山地作為天然的屏障,留住來自南海與太平洋的充沛雨水,相較台灣西部的離島更為濕潤,形成山頂的大天池、小天池景觀;更因為達悟族相信山上有魂、人類不能同住而少有開墾,山地豐富營養的紅土層,孕育了獨特的山地熱帶雨林面貌,不只隨海岸距離、海拔高度變化,也是候鳥遷徙、植物種子傳播的中繼站,從生物學觀點,還出現非常多樣、介於菲律賓與台灣之間的蘭嶼特有種,像是蘭嶼角鴞、球背象鼻蟲、光澤蝸牛等,常是夜間觀察、大天池生態導覽的迷人驚喜。

 
 

追溯歷史起源,認識島嶼的文化記憶

根據野銀部落的口述歷史,他們祖先來自菲律賓巴丹島,因為當地旱災飢荒、沿著海底的馬鞍藤來到蘭嶼,與島上女人結婚、落地生根。近代研究也發現,達悟族的部落傳承有一千多年的歷史,與菲律賓同為南島語系,女人魚主人Mulita出國旅行也發現,達悟語和巴丹島的語言有七、八成相通,打漁的方式有相似之處,與野銀的傳說互相印證。

 

關於這座島嶼的名稱,Mulita說,「在我們的族語中,這座島叫做Pongso no Tao,也有人會說Tao no Pongso。」Pongso是島嶼、Tao是人,意思是「人們居住的島嶼」、「住在這座島上的人」,現在很多人會直譯「人之島」。透過不同時期的歷史記載,從清朝的紅豆嶼、到國民政府的紅頭嶼,皆是台東遠看晚霞滿佈、形似人頭的紅頭岩而得名;直到1960年代,蘭嶼的野生蝴蝶蘭出國比賽得獎,政府為紀念改作「蘭嶼」至今。

 

而今日大家熟悉的「達悟族」族名,其實早期族名稱作「雅美族」,早在1897年,日本人類學家鳥居龍藏到島上調查時,因為語言不通,聽聞島上族人自稱「Yami」,在族語中是「我們」的意思,將島嶼記錄為「雅美島」,島上民族為「雅美族」。後來隨著轉型正名運動,1998年以島嶼名稱的「Tao」改為「達悟族」;但也有人認為,具有人類之意的「Tao」不適合作為族名。多位旅宿主人都提到,對於島上不同年紀、受過不同教育的族人,心中認同的族名也不一樣,通常五、六十歲以上的長者會自稱「雅美族」,年輕一輩的族人則使用「達悟族」。

 
 

依循生命禮儀,敘說深遠的生活樣貌

最早這座島上多達12個部落,部落之間的土地界線壁壘分明,部落內也區分出建地、農田、漁場等傳統領域,如果逾越或觸犯其他部落的禁忌,可能會引發征戰或不祥後果。隨著時空變遷,現在的蘭嶼共有6個部落,海人魚民宿的小玲姊也分享每個部落的達悟語意涵,「紅頭Imorod,是人群密集、水源豐沛之地;漁人Iratay,是溪水河流匯集、能餵飽很多人的平坦處;椰油Yayo,意思是物產豐富、黑潮魚群最先經過的地方;朗島Iraralay,是最有禮貌的部落,見到路過的人會和善招呼;東清Iranmeylek,意指日出最早上升,也相傳為天神下凡的地點;而野銀Ivalino,則是馬鞍藤之意。」

 

在命名方面,達悟族沒有所謂的家族姓氏,每個小孩出生的名字,會與父母的經歷、人生成就或對小孩的期許有關,前面加上「si」的尊稱表示還沒生小孩;女人魚民宿主人Mulita與我們分享,「因為尊重新生命,我們的名字會跟著第一個小孩、孫子變化;如果第一個小孩離世,則會改用第二個小孩的名字,或改回原本的名字。」爸爸是夏曼(Syaman)、媽媽是希婻(Sinan),祖父母則是夏本(Syapen),例如他的大女兒是芭那旦,他的名字也變成「夏曼.芭那旦」,族人間也會用新名字稱呼;如果父母堅持使用小時候的名字,則有可能為小孩帶來不幸;所以每個達悟族人,一輩子可能會有五、六個名字,蘊含著家族的繁榮。

 

傳統達悟族的經濟生活,原則採男女分工,男人負責下海捕魚,到山中伐木造屋、造舟;女人主持家務、紡織衣物,也會外出到鄰近的田地種植芋頭、地瓜等根莖類食物;每個家族也會在家養豬、山羊放養於部落野地,祭典或社交饋贈才會宰殺,海人魚主人小玲姊說起過往的傳統「如果誤傷或致死別人的豬羊,沒有依傳統禮節作賠罪,對方有權利取走一條性命,從此兩家成為世仇。」現在的蘭嶼,常見道地氣味較淡的水芋頭作成的飲料、甜品和風味餐,也可以搭乘開放旅人體驗的拼板舟,一窺達悟族人出海、與海洋共生的生活樣貌。

 

遙想島嶼的初生,迭經海底火山作用、洋流與季節風向的造化,那些登陸落地生活的人們,在這裡,學會對待自然的謙卑,感謝海洋魚貝、陸地山林的賜予,開拓了達悟文化的輪廓;一如初訪蘭嶼的旅人,保有謙虛與真誠,探訪這座島嶼的來歷、名字的緣起,在生活蘊義之中深刻猶新。

 

參考資料:

《台灣的離島》,倪進誠著,遠足文化出版。

《雅美族的社會與風俗》,夏本奇伯愛雅(周宗經)著,臺原出版。

《台灣原住民與人類學》,王嵩山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

 

親訪島嶼記憶,留住蘭嶼的美好居家

 

從天地海洋的賜予,到數百年傳承的達悟文化

重新認識蘭嶼的美麗緣起之後

這次,我們也精選三家蘭嶼的美好居家

給妳豐富的導覽、家人般的溫暖熱情,徜徉小島的感動風景

慢悠生活的優雅美好|蘭嶼女人魚

從前,黑潮簇擁著這座島,Pongso no Tao,他們下海打魚,收穫男人魚、女人魚和老人魚……。時空流轉至今,海洋與天空相映蔚藍,沿著環島公路前往漁人部落,那片平坦而寬敞之地;晴空下,九重葛嫣紅盛放,溫柔裹起一道綠意盎然的拱門,門前有海,妳在蘭嶼女人魚,品味自在生活,美好慢悠。

前往旅宿
小島上的堅固溫暖之家|墨泥家

墨泥,MENI,達悟語中形容堅固強壯的意思。海風吹拂小島的慵懶與愜意,野地的山與羊在日常裡靜靜待著,彷彿生活就是假期。黝黑的人們頭髮飛揚、笑容燦爛,每一個迎面而來的風景,都是自成一國的蘭嶼風情。墨泥家的管家向妳揮手,帶妳回到墨泥家,既堅固又強壯,令人想念的溫暖之屋。

前往旅宿
背包客棧遇見熱血青春|蘭嶼旅人 Rover Hostel

踏著熱血腳步,跟著青春氣息,這個夏天,出發海島,一起住進蘭嶼旅人.Rover Hostel,遇見充滿海島活力的年輕工業風背包客棧!剛下港口,便遇見主人Nick及阿欣的燦爛笑容迎接,熱情如島上陽光擁抱妳,熱烈地把妳當成朋友般親近,在這裡,每個背包旅人都是家人,都是小島上難得相聚的緣分。

前往旅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