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走讀臺灣」,在 4 月 23 日世界閱讀日再度起跑!今年以「走讀自由島,多元新視界」為概念策劃系列活動,邀請全台文化部附屬館舉辦閱讀市集、歌謠導聆等走讀活動,並規劃六大主題內容,超過百條路徑將於全台各地展開!此外,同步向民間團體如旅宿、文史工作室等募集路線,邀請大家一同參與,從閱讀出發,探索台灣土地的自由多元風貌!
閱讀之於生活,拓展視界的無限可能
文化部「走讀臺灣」活動自2019年發起,已累積超過 300 條路徑,挖掘許多文本與地景,打造跨領域的閱讀風氣。今年4月23日記者會當天文化部長李永得與總策展人李明璁也在暖暖日光與微風中,帶領大家在疫情起伏不定之時,透過文本線上走讀、穿梭今昔風景。
談起閱讀,文化部長李永得提到這幾年人類歷經了許多重大事件,像是疫情、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戰爭,他援引一篇印象深刻的文章〈書比槍砲要強大〉所說「書是思想交流的媒介、是靈魂對話的場所」,「閱讀」能促進不同族群、國家、地域和領域的理解,越多的理解,戰爭、侵略發生的可能性就越少。他更說到,雖然現今閱讀的形式多元,但實體讀本仍扮演重要的文化傳承、文化景觀,促進真正的交流與靈魂的對話,更期盼透過「走讀臺灣」等各種方式推廣閱讀,讓「閱讀成為生活的日常」。
策展人李明璁也表示「走」跟「讀」看似兩件事,但其實是一體兩面,他提到法國詩人韓波的詩句「生活在他方」,當你打開書本便可以想像生活各種不同的可能性,當生活可以在他方,旅行也可能發生在自己居住的社區周圍,因此,透過閱讀我們可以「生活在他方、旅行在自家」。走讀的精神即在於不斷地探索、不斷地閱讀,不斷想要走出去,走出去以後會想要再回來、再充電、再閱讀。
自由豐富、跨域多元,走讀精彩在地風景
在一片熱鬧氛圍中,也宣布今年走讀臺灣以「自由」、「多元」兩大概念出發。「自由」即是表現了書最重要的角色,「有自由的出版、自由的閱讀、自由的選擇,才能有真正的交流對話」文化部長李永得說到,而「多元」則強調領域及族群的多元,鼓勵大家多閱讀這塊土地上發生的故事,同時,透過多元語言的推廣,讓每個族群都以自己的文化為榮。
為推廣各種國家語言,文化部 17 個附屬館所的走讀活動,將融合臺灣台語、臺灣原住民族語、馬祖語及臺灣手語等國家語言,於文學、音樂、建築、工藝、在地民俗、漫畫等各式主題下,舉辦音樂會、閱讀市集、實境戲劇、歌謠導聆等,像是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舉辦「城市走繪,看見不同的臺灣」,邀請圖文作家於特色獨立書店分享主題講座,且全程以國、台語進行;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以「說講認識‧家鄉事」為題,透過手語、臺語、海岸阿美語等進行導覽解說,邀請聽障者、原住民長者等一同參與。而去年首度推出即大獲好評的走讀經典路線,今年也將帶領大家穿越北中南東,重返北門、大稻埕等重要歷史現場,更將走進米其林餐廳、航太科技領域等多元場域,「走讀」箇中滋味。
「走,是空間的移動;讀,是時間的推移、穿梭過去到未來。」策展人李明璁說到,感受空間與時間的交互作用,交織美好體驗,這種滿足感與趣味感,正是走讀的最大魅力!
主題路徑熱烈募集中,共同推廣閱讀美好!
「走讀臺灣主題路徑建置計畫」自即日起至 5 月 23 日止,募集徵件!邀請更多團體共襄盛舉、一同推廣閱讀!走讀路徑共有六大主題,包含文史、藝術設計、產業文化、生態科學、社會關懷或文化平權、臺灣文化協會啟蒙,歡迎全台書店、旅宿、出版單位、文史工作室等共同策辦精選文本與特色路徑,報名徵件這裡去!
照片|文化部、Dear 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