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於海洋之中的美麗文化,這座島上的人們,他們相信天地萬物有靈,謹守生命的尊重、靈性的禮敬;他們取之於自然,反饋於自然,感念海洋與山林的豐養;他們親手建造貼地的堅固家屋,一心守望家族與部落──上期特輯,探訪了蘭嶼的自然與歷史背景,這次,歡迎與我們一起,走入達悟族的家屋生活,認識祭典背後的精神與感動。
探訪地下家屋,依循自然的生活智慧
因為小島的自然天候,造就了達悟族的謙卑性格,依歲時祭儀,避免觸犯禁忌而招致惡靈或不祥。傳統地下屋尤其可見生活、文化的種種細節,因應氣候而有斜屋頂、地下排水的防颱設計,也會修整草皮防止蛇蟲入侵,現在以野銀部落保存最多完整的地下屋。傳統建造家屋,須歷時三年,遵循傳統程序、宰豬羊祭儀,從開闢水源、採集建材,到堆疊石頭圍牆,直到正式的家屋落成禮,主人準備芋頭、地瓜和禮肉等感謝親友和客人,賓客也輪流獻唱讚頌歌為主人家祝福。
獨立於海洋之中的美麗文化,這座島上的人們,他們相信天地萬物有靈,謹守生命的尊重、靈性的禮敬;他們取之於自然,反饋於自然,感念海洋與山林的豐養;他們親手建造貼地的堅固家屋,一心守望家族與部落──上期特輯,探訪了蘭嶼的自然與歷史背景,這次,歡迎與我們一起,走入達悟族的家屋生活,認識祭典背後的精神與感動。
基本上內有三層空間的家屋,第一層是接待賓客的場所,也是家人平時用餐的餐廳,放有各自專屬的餐具,為方便抵禦外敵,屋頂下放有男人出征、送葬驅趕惡靈的武器。第二層會掛滿象徵家族財富的羊角、獸骨或古董,下方即是家人的臥房,另一側則是女人生火的爐灶,灰燼是敷傷口的用藥,旁邊也放有男子外出作客的藤帽、背心和配刀,女子跳舞時斗笠狀的禮帽。第三層中央立有祖靈所在的宗柱,雕刻著每個家族的標誌,男主人外出工作會和祖靈說話,左側放有男人用的盾牌、盔甲與銀盔,右側則是燻製飛魚、臘肉的地方,製作飛魚時必須有人留守屋內、顧好火勢,也因為長年煙燻循環和人類皮膚分泌的油脂,能防止木地板或樑柱的朽壞;在現代醫學進入蘭嶼前,這裡也會作為產房,丈夫幫妻子抹油舒緩疼痛,難產時就燒熱裝入豬油的椰子殼、壓在肚皮幫助順產。
相較半地下的主屋,位在平面的工作房,又稱作高屋,常是男子製作器具、女人織布的場所,也兼作客房、儲藏船槳等功能;離地架高的涼台,可以接待客人、乘涼及瞭望守備,多為德高望重者才有能力建置、甚至雕刻花紋,下方用來畜牧、存放草木或製陶打鐵等;而設置於海邊、田邊的涼台,則是達悟族人工作午休、交流漁獵知識的場所,現在也能依禮貌脫鞋入內,歡迎旅人在此認識新朋友。
部落共襄祭典,祈求吉祥的小米豐收
在部落的組織方面,相較於部分台灣原住民採頭目制,達悟族相對平權,每個人在部落裡受到敬重的程度、社會地位,會與人生的重要成就有關,如男人的捕魚技術、新屋落成禮、大船下水典禮,或家族擁有的豬、羊數量。「我們屬於南島文化,不是頭目制,而是長輩制。」蘭嶼 262 傳統地下屋主人二哥也分享,部落重要大事的決定,往往是同輩的部落耆老共同決定,部落全體齊心協力完成。
象徵迎吉納福的小米,是達悟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環,舉凡祭祀、招待賓友、飛魚季、家屋和大船下水典禮等皆扮演要角。而達悟族的小米祭,不同於飛魚季每年舉辦,多是小米收成的六月、每個家庭各自舉辦的小型祭典;若是當年度部落長輩決定舉辦大型的收穫祭,如 2020 年紅頭、東清部落的小米祭,分別睽違十年、二十年之久,部落準備小米、禮芋、禮肉等之外,更以搗米舞、頭髮舞、耕作舞和勇士舞等,感謝天神庇佑的豐收喜悅。海人魚主人小玲姊也特別分享,現在大型祭典,更是不同部落的耆老見老朋友的重要場合,「每次都會看到八、九十歲的爺爺奶奶感動握著彼此的雙手,因為年紀大了,會更珍惜每一次的見面。」
與飛魚的約定,美麗的海洋文化
身為台灣原住民族唯一的海洋原住民族,達悟族不僅有代表性的飛魚季、拼板舟,也有與海洋共生的智慧文化。在捕魚方面,男人會組成一同捕魚的船組,乘坐多達十人的大船一同出海工作,傳統上會將當日漁獲交給長輩分配,依照魚肉的鮮嫩到粗糙,分成給女人和小孩的女人魚、男人吃的男人魚,以及只有長者能吃的老人魚,既是保護後代傳承的風險考量,也是分散對海洋資源的取用智慧。
每一艘雅緻流線的木造拼板舟,也是達悟族的重要文化,會就地取材龍眼木、赤楠、麵包樹等木頭,依船身部位拼組而成,可單以顏料彩繪,或加上雕刻花紋,人形紋象徵家族的英雄,紅黑的波浪紋與船之眼用來辟邪。為了祈求出航平安、漁獲豐收,造船完成後的新船下水典禮,將是部落全體盛裝出席的大事,女人事先準備足以覆蓋大船的芋頭,典禮當日男人合力舉起大船、船主揮刀驅逐惡靈,直到新船順利下水航行。
每年農曆一月舉行的飛魚季,對於達悟族人而言,不單是一種祭典,而是一種遵循自然的生活禮儀,從下海捕魚、到日常起居皆有所規範,依序舉行飛魚招魚祭、飛魚收藏祭、飛魚終食祭,蘊含著讓海洋休養生息的美好傳統。最初,是島嶼祖先與飛魚的約定,一位紅頭部落的男子因漁獲不佳而傷心哭泣時,在青青草原遇見了飛魚王,飛魚王告訴他,「如果你們盛裝前來海邊,誠心呼喚我,我將會每年帶領飛魚群、順著黑潮而來,餵養你們島上的人們。」三個月的魚汛期,不能捕撈海洋的其他魚類、讓他們能夠繁衍後代,後來口耳相傳至其他部落,成為飛魚季的起源。
至今,每年飛魚季開始,皆會禮讓第一個看到飛魚的紅頭部落,於農曆一月初一舉辦招魚祭,其他部落各依傳統接續,比如野銀部落會在下弦月第二天、當月17號舉行;招魚祭之後,方能下網捕飛魚。年中的收藏祭,意味著已經過了飛魚盛產、可以捕捉的時段,族人會開始曬乾飛魚作為冬藏。而每年飛魚終食祭,農曆八月十五過後不能再食用飛魚,可掛在屋外讓動物食用,表示對飛魚的尊重,為當年度的飛魚季畫下美好句點。
每一種祭典、每一項傳統禮俗,皆是最早的達悟族人受海洋洗禮、經自然淬煉的古老智慧,是謙卑,是禮敬,是心懷感謝,如此美麗豐富的文化,讓世世代代得以生活在這座島嶼。嚮往蘭嶼的旅人如我們,更應以謙虛、敞開的心,認識島嶼人民依循自然的歲時祭儀。
參考資料:
《台灣的離島》,倪進誠著,遠足文化出版。
《雅美族的社會與風俗》,夏本奇伯愛雅(周宗經)著,臺原出版。
《台灣原住民與人類學》,王嵩山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