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他民生社區的工作室向外眺望,雲朵貼著遠方的山脈稜線,依稀聽見飛機在松山機場起降的聲響,秋日的風挾帶著光襲來,順著記憶裡的中港路往街坊裡擴散。曾經,男孩用一張紙、一盒畫筆,描繪日月湖、湖心亭,以及倒映的城市輪廓;而現在,他是聶永真,來自台中的城市男孩,用極簡的設計語彙,游刃於專輯與書籍的裝幀,勾勒出台灣商業設計的新地貌,在北方的天空下,擘劃理想設計的生活美學。
所謂天份,只是無止盡地靠近與練習
聶永真,不僅是AGI國際平面設計聯盟的首位台灣設計師,也三番拿下金曲獎的最佳專輯包裝獎,近期更為金馬獎、金鐘獎,甚至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操刀。看似成名得又早又快,然而,「聶永真」之所以成為台灣設計界的熱門標籤,憑的不單是運氣與天份。
出生在台中太平的永真,父母是工廠的作業員,家境雖不富裕,但從小媽媽就會帶他和妹妹到台中公園寫生。從一張一塊錢的圖畫紙畫出興趣,畫到校內的國畫班、校外的繪畫課,國小也常被選為學藝股長。即使國中進了升學班,永真憑著對畫畫的熱忱,選填台中高工的機械製圖科;縱使後來轉往設計發展,但當時的製圖技巧,卻也奠定他現在設計的俐落結構。高三保送推甄上北科大工業設計系,原以為工業設計就是他的夢想,然而,「人可能對某樣東西有興趣,但不代表有天份。」永真說,他在素描、圖像呈現表現固然優異,但卻在最重要的模型製作屢次受挫。最後認清自己真正想做的是平面設計,於是心一橫,決定退學重考,短短半年就以榜首之姿躍上台科大的商業設計!
進台科大後,自知重考繞了遠路,也無商業設計基礎,永真不若一般大學生忙著玩樂,反倒全神貫注大量的學習與反覆的演練;平時就愛買唱片、研究包裝和文案的他,不僅在大學就成為誠品的特約文案,更在包裝課程中大玩唱片的設計。很多人認為聶永真有與生俱來的過人天份,但其實,所謂的天份,來自於他近乎苛刻的自我要求,即使踢過機械製圖的鐵板、跌過工業設計的跤,他仍堅持一步步更靠近心之所愛,不間斷練習成就實踐理想的道路。
從一張唱片,到擴及全國的設計影響力
以第一名考進台藝大研究所,並將作品集結成《永真急制》,而這本書的出版,立刻讓他從小燕姊手中拿到唱片設計的入場券,又收到阿信的E-mail邀約,從此打開他的設計大門。在業界嶄露之初,即有源源不絕的天王天后都向他招手,深怕錯過任何機會的永真,不敢輕易拒絕邀約,照單全收、忙到研究所都沒念畢業,就投入設計圈工作。不料,密集接案雖是累積成果最快的方式,但塞滿工作的後果就是失去對生活的感動與對新世界的體驗,導致作品陷入過於相似的泥淖,甚至一度大開天窗,直到資深唱片企劃的一句話,「難道你要三、四年就把設計生命玩完嗎?」這才點醒了他,開始放慢步調、學習取捨,摸索出從容的工作平衡。
「設計,不是純藝術創作,背後會需要一定的市場邏輯。」永真認為,藝術與設計有本質上的區別,身為設計師,他自然希望保持藝術的品味與與對市場的敏銳,做出更好的設計。也因此,他的作品不單是獨具美感,更重要的是,他能理解市場、洞悉商品的定位,將文字、符號與色調解構後再行重組,精準切中設計的最終目的。
出過《不妥》一書的永真,敢於質疑習以為常的用字和設計,舉凡面紙盒、咖啡杯等,他認為設計不應該停留在單項商品的表層,而是往日常生活裡深化,並發揮影響力。去年太陽花學運,他主動協助設計紐約時報全版廣告〈Democracy at 4pm〉,今年又與City Café合作咖啡杯包裝,藉由廣大通路與傳播力,改變市場的品味;近期更接下蔡英文競選的品牌識別與視覺設計,工作室三人通力合作,從概念到各種實物的應用,提了六種版本,沒想到蔡英文與團隊最終竟選擇了最為抽象、也相對大膽的提案;在他看來,這不僅是競選團隊敢於嘗試,也是新設計、新美學注入社會的最佳契機。他期待,能透過理想的設計,讓生活更融於美學,使日常更習於品味。
充滿回憶,也充滿新意的台中城
台中,這座林蔭扶疏、國際大師的建築錯落的城市,有著許多別具美感的茶館、餐廳或藝文店家,開闊的空間、大面玻璃的採光,為生活迎入陽光的溫暖。在台北待了將近二十年,聶永真笑說,小時候立志成為「City Boy」,透過電視機嚮往台北的進步與美好;但現在回望故鄉台中,道路顯得寬敞,步伐也隨之從容起來。他說,「台中的Art Sense不受任何影響,和台南、台北是不同的。」不若台南堅守的人文氛圍,也不像台北集結的國際浪潮,台中,是由當地的人與事,慢慢形成一種剛剛好的舒適姿態。
「上次發現台中有秋紅谷這樣的地方,我超驚訝!」台中有他離家十幾年來的美好變化,也藏著他曾經化不開的青春年少,高中時最愛去的繼光街,或是和朋友約在茶店,還有重考的補習班就在忠孝夜市附近,「正老牌麵線和臭豆腐,都會各點一份,附近的甘蔗牛奶也很好喝。」說著說著,永真的表情都隨著語調鮮活了起來。
當年在台中公園裡寫生的男孩,離開家鄉,來到他夢想的大城市,來到座落在民生社區的工作室,穿著灰色短恤的聶永真,站在大片的落地窗,極簡的白、水泥牆面的灰、幾株盆栽的綠,與陽台外的林蔭和景色交疊。當他說起設計、談起生活,那道看來輕盈透明,曬來卻溫暖舒適的台中陽光,彷彿也在他尾音輕快上揚的語調裡,自然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