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來自對專業的偏執,與生活的想望
馬丁就讀設計出身,畢業後便到廣告公司工作。他平時不多話,總是安靜認真地將自己投身工作,一路穩扎穩打地累積實力。即使在這需要伶牙俐齒、自我行銷的時代,馬丁仍憑藉自己的專業,一步步成為設計公司的創意總監。然而在2000年時,有感於大環境下的削價競爭,讓馬丁興起離開相對安穩的公司,成為自由工作者。漸漸地,設計接案畫出了心得,最後竟也意外地開始為出版業畫插畫、書封,成了專職的繪本作家!
每個人對生活都有一塊保留,馬丁成長於繁忙的都市、工作在緊湊的快節奏下, 更是嚮往太平洋的風景。他喜愛單車旅行,迷人的花東海岸,總是他假日最愛的去處。於是馬丁以行動考取了「單車導遊執照」,夢想著未來要帶人去旅行,在東海岸打造一個可以生活的小地方,招待與他同行的旅人。
然而,跑遍了東部,卻仍遍尋不著適宜的房屋。他想靠近大海,但大海,卻陰錯陽差地,將馬丁引領到了山城之端──金瓜石與水湳洞。

義無反顧的老屋伯樂
馬丁承認,經營民宿是人生意外的插曲。途經水湳洞時,馬丁迷了路,遍尋不著車子原本停放的地方,就在層層疊疊的石階小徑間,遇到了七町目的日式老屋群!他一眼便無可自拔地深深著迷於她們,一股傻氣的熱情瞬間迸發──他想親自動手整理修造這些美麗的老屋!就像從前修復老菸斗與舊相機的興趣一樣,馬丁喜歡一切有年齡、有歷史的事物。即使從未接觸過,仍無師自通鑽研學習,有問題就耐心查詢資料、閱讀原文專書,讓自己慢慢變成專家。
因此,他遇見散散步系列第一間「老宅」時,只詢問一句:「房子裡看得到海嗎?」當下便決定租下這間半傾半頹的老屋,風風火火地展開為她們翻新的生涯。馬丁說:「我做事時,有時不是『想要』才去做,而是覺得我『必須』做。那是被事情推著走的感覺。」崩塌的屋頂、腐朽的木板、堆滿廢棄物的空房子,面對令人望而生畏的廢墟,有段日子,馬丁每天起床便是拿著鏟子,到老屋鏟泥濘、垃圾,直到天色暗去。因為買不到滿意的家具,馬丁開始修復自己蒐集的老東西,大費工夫敲敲打打。「就是不去想,才會去做。」馬丁道出他行動力的來源。回想起這段日子,馬丁苦笑著說:「因為沒做過民宿,所以看到這破房子時,根本不知道怕。」

之於老屋的溫柔使命
對於老屋的裝潢、整建,馬丁從不做作,不刻意復古,也不迎合時下風氣,而是依循老屋原初的樣貌,規劃出與老屋靈魂契合的藍圖。馬丁以「散散步」為名,打造四間不同風貌的民宿:在古老的九町目日式屋舍間,擁有無敵海景的「老宅」;能在沉靜日式氛圍中飲茶閱讀,素雅雋永的「閣樓」;摩登時髦的空間設計,可以在半個巖穴中沐浴的「岩屋」;而昔日金瓜石最大商行,是棟多角形華麗建築的「小洋樓」。每間散散步,都有著各自美麗的姿態。
臨行時,馬丁正要將老宅裡的床單、被套拿去換洗。我們順著原路走回去,公路上,看見陰陽海的藍黃交界渲開、模糊了,十三層遺址在山腰佇立著,長長的煙道攀著礦山,景象奇特如幻景。這裡飽含獨特的人文歷史,每棟老屋,都有數代居民生活的痕跡;每條街巷,都有他們風雲傳奇的故事。而老屋子裡的馬丁,用他溫柔專注的神情,漫漫在美麗的水金山城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