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轉彎處遇見回憶的禮服夢
初次認識承漢時,穿著一身整齊的襯衫牛仔褲,當時甫離開台北的繁華大都會,帶著一股不顧什麼朝著夢想前進的執著,回高雄開創叁捌的夢想。政大企研所畢業的他,一路從金融業年薪百萬的銀行主管,到飯店評鑑、在地旅行的嚮導,滿懷四處闖蕩的熱情,足跡踏遍台灣各個小角落,去學習也看看更多風景,找尋一些屬於台灣的美麗悸動,然後,慢慢在心底醞釀著回鄉的夢。
承漢說,叁捌的夢其實是有次在台南神農街閒晃時,突然有種時空錯置感,某個片刻好像回到鹽埕的風華絕代──隨著大船進港、貿易蓬勃起飛的 1930 年代,承漢的外婆在當時堪稱前衛的新時代女性,年紀輕輕就兩度飛往日本學習禮服設計、新娘妝髮;學成歸國後,外婆親手打造「正美禮服」,最新的妝髮技術、引領風潮的走秀發表會,開創了高雄時尚新浪潮──於是,熟悉的氣息讓他回了頭,從小在這裡長大的承漢,追隨外婆勇往直前的精神,為正美換上婀娜多姿的新衣裳,串連外婆的 30 年代與他的 80 年代,落成築夢的起點「叁捌旅居」。

夥伴聯彈,從叁捌旅居到地方生活
重新打造叁捌,是一段漫長的過程,光是討論如何改造,就花上一年的時間。回想起當時的堅持,承漢希望保有老屋的靈魂,讓正美的精神與故事仍能由叁捌繼續傳唱下去。於是請來著名的寬和建築一同構築這外婆夢想的搖籃,又再花上一年的時間設計調整。這漫長的兩年,讓承漢堅定的眼神更清澈,他清楚方向,知道該如何為她重塑美麗的新生命,這不僅是他夢想的角落,更是帶著外婆精彩的成就譜出更動人的叁捌樂章。
叁捌旅居像是一個有機的生命體,沒有縝密的計劃,承漢與團隊夥伴不同分工,雖然人數不多,但他們一起著手策展、舉辦講座,與旅宿客人分享,也受到在地人關注,加上高雄市文化局的申請計畫,深度採集在地店家的故事,從導覽到製作刊物,慢慢地,「叁捌地方生活」成形,以創新的巧手,為叁捌旅居的美麗禮服別出心裁,聯手彈奏一曲曲精彩新篇章。
近年,許多新的團隊、店家陸續進駐鹽埕,具有墾荒精神的承漢說,「如果我們種了第一批種子長出來,別人看到自然會加入,自己就能嘗試其他可能。」坦言力量很小,他會鼓勵夥伴出去成立工作室,也持續思考叁捌團隊的角色、可以開發的新領域,更樂見更多人串聯,一起挖掘豐厚深醇的生活內在。

重新相聚,進駐銀座的迷人時空
在叁捌採集鹽埕在地故事的途中,承漢第一次走進沉寂多年的國際商場,意外發掘了高雄銀座的迷人過往;然而,面臨旅宿法規的不友善,叁捌旅居熄燈、尋覓新居落腳之際,因緣際會找到銀座聚場的所在地,這幢荒廢了十幾、二十年的老屋,透過叁捌合作過的設計師,邀集高雄的一起設計合力操刀,在深度的訪談和資料搜集下,梳理銀座的迭起脈絡,揀選如電影《花樣年華》的時空色調、家具與畫作,或有緣契合的展覽,「比起一間旅宿,『銀座聚場』更貼近生活和家的想像。」
曾在叁捌團隊的店長 Aki,最喜歡一樓吧檯與客人互動的開放自在,高雄長大的她,陸續在台灣、日本打工度假,笑說當時承漢邀她回來銀座聚場的籌備,給了她醞釀開店夢想的最佳實戰,「他不像一般老闆,跟著他做事學習很多,會放手給我們練習、不斷挑戰自己的極限。」同是高雄人的旅宿管家眉桂也說,「承漢是一個細心的老闆,也很像特派員,把想法帶回來和前線夥伴討論。」從叁捌的粉絲變成夥伴,每次導覽介紹聽到讚嘆格外有成就感,她尤其喜歡五樓陽光灑落時、坐在落地窗台的明亮溫暖。
之於承漢,擁有一群堅實的團隊夥伴,既是感謝也是信任,讓他得以不斷移動,把外面吸收的養分帶回高雄;更感動於開幕後,遇過年輕一輩帶奶奶來喝咖啡,奶奶回憶當年擠進銀座逛街的熱絡盛況,讓不同世代的青春跨越了時間,在這裡重新相聚。翩然飛舞的叁捌,承載著外婆與承漢的記憶、與生活化不開的深厚情感,為銀座聚場,旋開另一扇時空之窗,和到來的旅人共同灌溉,盛開滿地夢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