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幢有生命的屋子,跟著人的呼吸而生
三年前,Jimmy停下腳步重新思索人生的意義,選擇暫時結束初始的飛魚記憶美術館。當時的飛魚獨排眾議,擺脫舊有思維的婚紗攝影,以創新的記錄方式,為戀人們寫實捕捉在彼此生命中的動人故事,不僅如此,尚將婚紗空間結合展演場域,放入藝術家的故事作品。然而,一段路走久走遠總會遲疑,在尚未確定心中的聲音之際,Jimmy決定蓋一棟屬於自己的房子。房子的形狀在最初尚未全然決定,建造的步伐走得很慢很緩,於是Jimmy決定隨著生命的腳步前進,去感受每一段所必須承受的喜怒哀樂。
「我想在城市中蓋一間有生命的屋子。」聽著Jimmy說起,雖然這棟建築是由老屋夷平而建,但他不斷在思索,老屋子縱然有歷史的承載所遺留下的美好,然而,活在此刻的人們,何種樣貌的房子才屬於當下的居所呢?此刻妳身置的這棟建築,以木頭、泥土、土磚,皆為原始的元素而建築的自然屋,是由Jimmy親手打造與規劃。這些體現正是此刻的他對於生命的詮釋,以自然的方式生活在這裡。
「當人與人相遇的美好流轉在空氣裡,房子便會不斷地呼吸。」不僅是建築本身的自然通透,也得以讓城市中的空氣自由奔跑,此外,Jimmy特地騰出屋子一樓大半的空間作為展室,延續從前飛魚記憶美術館的美意,作為記憶保存的場域。因為每一件作品,都是從前某段時空下的模樣、那深刻想捕捉住的瞬間,而當妳站在作品前,與人們談論著創作者美好過去的當時,此刻已經成為一件全新的事情,「在這裡我們持續聽著一段一段故事,感受流動的生命。」

不斷在碰撞中練習,朝向屬於妳的模樣前進
建造屋子的歷程中百感交集,從一開始滿腔的熱情和希望,又因盡善盡美的執意,這其中所遭遇的工程延宕、預算不足等排山倒海而來的挫折,都再再撞襲原本強壯的心智。然而,當心目中這幢理想的家,真實矗立於眼前的那一刻,那種生命給予的驚喜感動,是份豁然開朗的坦蕩與安定。
「過程中出現那些困境時,必須毫無保留地面對自己內在的醜陋。然後練習不用大腦思考,而是用身體、用心,去感受生命的真諦,這是最困難卻最真實而飽滿的。」當妳注視著Jimmy聽他說話,妳能感受這雙柔軟的眼神裡,必須歷經多少生命的碰撞才得以擁有此刻的平靜。
對Jimmy而言,這棟屋子,已是趨近於最完整的他。彷彿Jimmy過往至此刻人生的模樣,都在這一鑽一鑿之下,以貼近自然、貼近根本的方式,被清晰地描繪出來。即使尚未完整,卻明白往後的修補增減,都是在通往更完整的路上。

「每天都要練習活得甘心」
Jimmy與Kelly胼手胝足、一磚一瓦地建造心目中理想的家,卻從未想過要為女兒緩緩與泥泥安排一條一般父母都企盼兒女功成名就的路。「每個孩子都如同一株初生的新苗,她們都有屬於自己的天賦,會長成屬於自我獨特的姿態。」Jimmy說,他不打算將兩個女兒送往制式的學校,要在家自學,用自己的方式體驗這個世界,然後直接往喜歡的事物去、直接往天份的地方去。Jimmy 說,我們總浪費太多時間待在學校學習太多不是自己想要與需要的事物,浪費太多時間在放下自己的天份與興趣,學習和別人一樣、學習社會化。然後,原本的興趣與天份只好變成遙遠的夢想,總是跟自己講,「未來哪一天一定要實現我的夢想」,但每天,卻都不是在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許多人到死的那一刻,總是顫抖、害怕、不甘心,因為他還沒實踐他的夢想。
「那為什麼要活得這麼辛苦呢?為什麼不每天都活得甘心呢?」Jimmy說,看著眼前滿屋來回奔跑的女兒,他心滿意足地說,「每天都要練習活得甘心。」
與生命一同練習,是Jimmy與Kelly一直以來的信仰。生命中,所有的好與不好都需要練習,傷心需要練習、痛苦需要練習,然後才能與這個世界相處、與自己相處,才能勇敢地探索這個世界、理解自己、實踐自己的天份。
在這裡,妳可以深深感覺到這幢房子完全體現了Jimmy與Kelly對生活的態度,那種對理想的執著、對生命自由的愛與最真誠的敬重,都在飛魚,隨著台南的風與陽光,和兩個女兒的笑聲,來回翻飛於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