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風越過沿岸堤防、越過防風林,午後的天空渲染著濃烈幻化的雲彩,稻浪上的那間屋房裡,一把顏料、一支畫筆,一個來自馬來西亞的男子,遠渡來台灣實現他的藝術夢。他是陳傑強,將渴望美術的熱切奔放,在畫布、在台灣的土地上,層疊彩繪出嶄新的當代意象。
在藝術的世界,尋找內心的出口
陳傑強,來自馬來西亞的新銳藝術家,油畫作品風格鮮明,以鋼彈主題的〈玩具系列〉更具有強烈的感染力。「當我需要一個出口,畫畫是最直接的方式。」從小愛畫畫的傑強,出生在檳城附近的吉打,台灣人都沒聽過的小城鎮。小時候只聽過張洪量、林志炫的台灣音樂,卻沒想過有一天會獨自離鄉、飛到這座看似遙遠的島嶼,甚至在這裡塗開人生的色彩。
在馬來西亞,「還以為自己看到的畫,就是藝術的全部。」受限於美術科系給華人的有限名額,傑強高中畢業後直接進了師範學院,從不敢奢望學習正規美術。然而,命運卻主動上前敲門,一次與朋友酒酣耳熱,隨意翻開一本台灣藝術大學的招生手冊,這個鄉下長大的平凡男孩,竟從此推開一道通往夢想的大門,更將人生的船舵轉向他未來落腳的家──台灣。
為了一圓美術夢,勇闖台灣
「當時才二十歲,只要有一個念頭,就不會猶豫,決定了就衝!」傑強笑著說,學習美術的興奮讓他完全忘了害怕。比起在馬來西亞更為自由開放的學風,能在大學「吃到飽」到處旁聽,還在課堂上直接激烈論辯,這是他在馬來西亞只談畫作、但不問為什麼作畫,未曾有過的震撼教育!更重要的是藝術史,為他建構美學觀,形塑藝術創作的源頭,「更知道自己站在哪裡。」
儘管習畫、開展多年、作品被多位名人收藏,但傑強謙稱「還沒有自成一家」,不足以擔負畫家、藝術家的稱號,他認為,「所謂的當代藝術,必須有新的美學觀、有你自己的美學在裡面。」但從他的玩具系列,起於對童年想念的鋼彈,也是他對馬來西亞的回望,即使他在台灣能從網路、從親友得知馬來西亞發生的一切,「但我就算看得到、聽得到,也無法參與。」曾經最熟悉的記憶,卻是再也回不去的現場,只能以一種消耗、撕裂式的抒發,將內在的狂烈情感化為濃郁顏彩,潛藏他對生活、對這世界的種種感觸,在看似靜止深沈的畫面裡,隱隱湧動。
「台灣,是我歸屬的棲身地」
「街上全都是中文招牌耶,在我們那邊都看不到!」回憶第一次到台灣時,傑強難掩開心地描述當時的興奮,和馬來西亞四、五種語言的招牌完全不同,給身為華人的他超乎想像的親切感。「當我回去馬來西亞,感覺很熟悉,但那種熟悉又很陌生;在台灣,對這裡很熟悉,但自己卻又是外國人。」傑強坦言馬來西亞的華人處境相對弱勢,馬來人當政,所有教育、獎學金、補助都以馬來人優先,導致馬來西亞的華人人才常想著出走。雖然來台灣念書只是因緣際會,年輕時並未多想,但他在海外,反而更清楚感覺自己是馬來西亞人,更能透徹審視自我。游離兩地的矛盾心境,因為在台灣熟悉的朋友圈、友善的藝術環境、台灣人自然熱情的親切,給了他安心的熟悉感,「台灣,是我歸屬的棲身地。」他選擇在台灣定居,從這裡出發。
傑強也喜歡台灣不同城鄉給他的回饋。先前在桃園郊外的工作室,四周盡是稻田,離海邊只要二十分,床前落地窗能看到月亮,偶爾聽到飛機聲,即使只有一個人,卻有更多源源不絕的靈感,任憑他在天地之間狂傲作畫。或是曾經駐村的台東長濱,那裡的海、那裡的氣味,不斷在他腦海裡湧現無數畫面。他更喜歡認識當地人、請對方帶路美食,「從吃東西,就能閱讀一個人的生活。」他在台南尤其深刻,透過常民小吃發掘這座城市深厚的故事。 那個當年為了藝術,離開故鄉馬來西亞的大男孩,沿著海濱一路往南騎,行經多少畝田地、多少漁港與灣澳,這次來到車流與人聲交錯的台中市區,或激昂或皴點的顏彩,在陳傑強的筆下,那是心境反映的真實畫面,也是台灣真實生活的流動風光。
人物攝影|人間猫(Website / Facebook / Instagram)
畫作圖片提供|收藏家葉永銘
【Dear b&b 四週年!邀妳入住夢想旅宿】
在充滿祝福與禮物的十二月,Dear b&b 歡慶四週年!我們邀訪喜歡台灣、住在台灣的外國人,帶妳認識不一樣的台灣風景;更要邀妳分享在台灣的回憶、嚮往的台灣旅行。2016年12月18至12月30日,留言邀請外國朋友來台灣,說出妳的夢想旅宿,就有機會住進妳的心之所嚮!即刻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