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西山田間,細品羅家百年書香
(1/58)
Dear b&b 三心允諾認證
安心 Safe
貼心 Sweet
歡心 Surprised
小叮嚀
關西山田間,細品羅家百年書香
--
--
空間及設備
The lodging is currently only available in Chinese.
For other English reviews, please return to the search page; or you may close the window to enter the Chinese review.
+54
帶你走進旅宿的精彩風景
冬日暖陽的和煦,依著老街區兩旁的街屋,描摹關西小鎮的生活記憶與紋理,直至街道尾端折彎而下。駛過田間小路,駛過南山大橋,環繞南山的鳳山溪水聲潺潺,涼風漸斜了日光,那戶座落於南山腳的傳統合院,紅磚與石瓦疊砌,門樓上書著文雅娟麗的字聯,細說迭經百年的風華歲月,傳承羅屋書院的美好今昔。
關西上南片,豫章百年書香第
門樓之後,循著小徑探入合院,時間與日光褪去了磚紅,也淡去了門埕內來往的足跡,門框盡是行楷對聯,窗櫺與壁堵上栩栩如生的雕刻悄訴門第榮光,門楣上懸著「豫章堂」,堂前開闊,坐擁鳳山溪上游南片的田園風光。這裡是羅家書院,承襲超過百年歷史的客家傳統建築,由關西一帶羅姓聚落所建,由於位在當時家族老屋旁,喚作「河背大樹下新屋」,後來成為羅家子弟受教育的私塾,而有了「羅屋書院」的雅稱。
從小放暑假都會回來的主人羅大哥,說起百年前,起造十二年才完工的家宅記憶,除了內牆以土埆磚、斗子砌為底,以石砌、磚造工法築起外牆,也於雕梁畫棟間體現客家對讀書的重視,石雕四聘圖敘說禮賢下士,窗裡竹節暗喻君子美德;更以一格格細緻巧工,原木透雕的麒麟、牡丹和鳳凰三王圖,獻瑞吉祥與富貴,兩旁壁雕南極仙翁蟠桃祈壽、劉海戲蟾銜金納財,都是寓含家族興旺的深遠祝福。
舊時門堂內,流轉時光悄同眠
以往羅家子弟生活、讀書的家堂,現在是旅人感受百年流轉的時光廂房。正廳內擺放整齊的太師椅、敬拜神明的香案,牆上的匾額與華美燈盞,與大幅彩繪關西一帶的地圖,輝映前人詠嘆關西八景的古典詩詞。穿過檐廊下紅磚砌造的仿西洋式拱門,有著仍可開伙使用的舊時廚房、擺放多幀家族照片的廳堂,屋樑下的點點滴滴,都匯聚成源遠的歲月。
夜晚,坐在門埕內,與其他初相識的旅人相談,沖熱一壺茶水和閒話,呼吸山田間的清涼空氣,仰望一整片星空的靜寂。深夜時候,回到側邊廂房富有木頭香的雙人房內,或是躺臥著榻榻米的四人房,在這裡,返回往日的生活場景,靜靜與時光酣然同眠。
聚落小散步,南溪踏月好風景
「南橋高掛鳳溪頭,玉翠峰巒蘸碧流;瀲灧玉波搖宿斗,潺淙琴韻和魚謳。」早晨隨同陽光醒來,享用羅屋為旅人準備的傳統早餐,就像台灣鄉下老家常見的家常菜色,那般暖胃而親切。再以羅屋為起點,循著散步地圖,循著蜿蜒或筆直的道路,走訪交互錯落的稻田和屋房,來到關西小鎮上,在老街上藍染坊親手實作,或是在販售二手書的咖啡廳裡尋覓寶物,踏進純樸閒散的聚落生活。
「蟾光倒映紋千疊,虹影橫拖水一漚;紀好月明三五夜,行吟鼇背布悠悠。」白日倚南山,望向前方的阡陌綠田,那些曾經太匆匆的年華,慢播成一晌悠然風光;夜幕垂下,踏上月光與涼風,在這幢百年書香家宅,傾聽天地與時間的對話。
關於旅宿主人的動人故事
日光斜照在羅屋書院的門埕內,戴著眼鏡、看來略顯嚴肅的主人羅大哥,熱情揚聲招呼,帶著我們走進羅屋書院的廳堂,精神豐沛地一一介紹,從屹立百年的對聯到如今小鎮的散步地圖,還不時抽考雕樑畫棟的意涵,當我們問起,為什麼羅大哥會回來羅屋書院,他端來茶點,邀我們坐在檐廊下娓娓道來。
百年老家,是內心最大的牽掛
羅大哥說起家族歷史,從清朝乾隆年間遷來關西一帶,開墾南山腳下的田地,也因此形成羅姓聚落。由於百年前,日治初期許多建築遭到焚燬,當時羅家祖先發起重建整修,同時起造羅氏宗祠、新屋,耗時十二年建造完成。遵循客家好讀書的傳統,座落於羅家舊屋旁的新屋,也就是現在的羅屋書院,不僅作為羅家子弟的私人學堂,由家族內的書生教導識字,也曾是分家時羅氏親族居住的家宅,更是羅大哥從小放假回來的老家。
「我以前放暑假都會回來,和堂哥、堂弟在這個廣場上玩!」羅大哥笑著說,儘管從小跟著父母搬到台北,也在台北擁有優渥的工作和家庭生活,但是,隨著父執輩年紀漸長,無法親自管理這幢百年家屋,家族同輩也多半在外工作,儘管大家都心繫老家卻愛莫能助;內心有著深深牽掛的羅大哥說:「有些事情現在不做,總有一天還是必須面對!」於是,這份掛念牽引著他回到關西老家。
「你不可能準備完全好才上場」
「人生有很多事情,你不可能完全準備好才上場。」羅大哥語氣輕描淡寫,這不是因為他特別能幹,而是因為他比誰都敢於面對,決定了就踏實執行。雖然老一輩認為後代子孫應該離開這裡、離開台灣才有發展,但他並不以為然,他更肯定,台灣擁有的豐富人文地景,就是最寶貴的資產,「只要自己知道要什麼,就能在這裡有所發展。」
接手管理羅屋書院之後,羅大哥不僅保存空間,也希望帶動聚落發展,串連鎮上的人,將羅屋書院出借為牛欄河劇團的基地,一步步推動社區活化,於是有了「關西藝術小鎮」,也培育出專業的社區導覽,更繪製關西的散步地圖,深耕這裡的生活與文化內涵。同時,他積極和家族溝通,為羅屋書院申請歷史建築的保存修繕、逐步汰除朽壞的樑柱,不僅開放成民宿,讓更多人走進難得一見的百年客家古厝,愛上關西聚落裡、老街上保有的美好傳統文化與記憶。
跟隨心之所向,找到自己的天堂
為了專注羅屋書院的志業,羅大哥辭掉附近小學的教職,全心投入羅屋與當地的長遠耕耘;週間抽空回台北陪家人,但他並不自恃,除了感謝同樣熱愛文化古蹟的老婆支持,理解他內心割捨不下的牽掛,他期待讓家鄉變得更好,最重要的是,讓羅屋書院的建築和故事源遠流傳,「羅屋不只是一間民宿,大家可以在這裡搭帳篷看星星,也可以辦桌、聽在地的總舖師說菜。」這幢曾經空下多年的書香家宅,現在充滿往來旅人的談笑聲,每天都有新的故事、新的可能正在發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定。」羅大哥神情奕奕地說,唯有妳懂得傾聽內心的聲音、找到自己的命定,「妳就會找到自己的天堂。」羅大哥篤定的眼神恍若是夜裡燃亮的燈光,引領曾經彷徨的自己堅定前行。我們從檐廊下仰望著星空,聽他的侃侃分享,彷彿上了一堂難能可貴的人生課,心裡也有股力量,飽滿而暖熱。而心繫老家的羅大哥,笑裡蘊有更多期盼,與傳承世紀的羅屋書院攜手,續寫下一個百年。